今年6月是全国第十九个安全活动月,而6月16日是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疫情期间,面对持续升温的天气,信息与控制学院以“疫情防范”为重点,做好大学生疫情防范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工作。
疫情期间,虽然我们身处祖国的各个地方,但我们步调一致,思想高度统一,坚决按照学院的要求去做,用我们强有力的执行力,展现出战胜疫情信心和决心。首先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勤洗手,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居家时,勤开窗,常通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做好家人、亲属和周边人员的疫情防护知识的宣传工作,帮助他们做好疫情防护,警钟长鸣。

消防安全
1.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
2.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4.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5.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6.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7.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网络安全
1.网络电话诈骗:对方谎称你银行卡资金被盗、家里人出事、个人信息泄露等,有时明明知道是诈骗,但在当下还是会被迷失心智!要坚定信念,不轻信,不冲动,多核实。
2.网络传销:利用网络等手段进行传销,通过发展下线等方式鼓动对亲人、朋友等实行诈骗敛财。不要“心动”于这种来钱快的方式,守住底线。
3.校园贷:信用卡、网贷、白条,这些提前消费的方式可能已成为一些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一旦陷入便很难脱身,从源头说NO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更要自觉抵制那种通过消费来获得短暂满足感的庸俗而低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独立生活”和“理性消费”成为校园风尚。
4.WIFI隐患: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诈骗手段一再升级,大家每天使用的WIFI并不一定安全,要警惕陌生的免费WIFI,防止被引入钓鱼网站。
5.网络谣言:网络的信息太过繁杂,真假难辨,随着媒介的飞速发展,网络谣言也愈演愈烈。网络谣言的传播不仅会使得大众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会扰乱新闻传播秩序。“谣言止于智者”。在谣言面前,争做理智的“智者”,绝不轻信谣言,更不能随意散布传播谣言。
食品安全
1.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品,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物;注意查看食品的保质期限、配方等安全信息。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洗手。
3.彻底洗净蔬果;不吃霉变的食物;不吃生食;尽量不吃剩菜剩饭。
4.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把饮料当水喝,不吃烧烤、油炸、烟熏及膨化食品,注意三餐定时定量。
5.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人生财产安全
1.外出、在宿舍休息时,须牢记关好门窗,以防发生入室盗窃案件。临时离开宿舍时,必须随手锁门,不要心存侥幸给窃贼提供机会。
2.见到可疑人员立即报宿管处理,例如有人鬼鬼祟祟地进入你宿舍却慌张的走开,当见到这类可疑的人时一定第一时间联系宿管、并及时拨打校内报警电话。
3.手提电脑、手机、金银饰品等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存放在安全地方,以防被顺手牵羊、趁虚而入者盗走。放长假前,应将贵重物品带走或者交给可靠的人保管,不应留在宿舍。
交通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识
红灯停,绿灯行。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就容易引发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都十分危险。
2.乘车安全
(1)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2)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3)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4)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行动起来吧,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安全素养。树立安全忧患意识,学会防灾避难应急逃生本领,让安全意识成为一种习惯,让安全永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