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网络道德强化法律意识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已经融入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网屏双刃开,智者用心裁,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建设和维护,方能守护数字沃土。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互联网上我们仍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激浊扬清,则精神家园正能量充沛。
文明上网,崇尚社会公德
作为新时代的好网民,我们应该崇尚社会公德,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中,我 们要尊重他人的言论自由,不随意辱骂、攻击他人。要远离低俗、恶意的内容,不传播负能量,更不能参与网络暴力。同时,我们也应该正确引导自己,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拟世界,要保持与现实社会的互动和关系。
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但并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可以在网络张扬个性、宣泄情绪、表达意见建议,但是,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不是言论自由的“法外之地”,不能成为报复他人的空间。在社交平台辱骂他人,一方面可能侵犯他人名誉权,另一方面可能会泄露他人隐私,构成对他人人格权的侵害,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同时,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切勿随意在网上发布、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内容,在网上散布谣言或虚假信息,误导社会舆论,破坏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一经查实,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警示案例1:网络暴力苏州薛某、扬州潘某散布他人隐私信息网络暴力案。2024年5月,薛某、潘某为博取关注,在网上散布“胖猫事件”当事人谭某身份证号、手机号、照片、户籍地址、邮寄地址等隐私信息,对谭某实施网络暴力,侵犯其人身权利。薛某、潘某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警示案例2:造谣传谣2025年1月,网民吴某使用昵称为“小孩哥父亲”的账号发布视频称“感谢大家支持和关注,本人声明如下”。经核实,吴某为博取关注,冒充四川放鞭炮引发爆燃事故小孩父亲编造该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吴某处以行政处罚。“文明新风尚,云端共传递”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共同的行动指南。让我们在网络空间中,以文明为笔,以网络为纸,共同书写一篇篇和谐、有序、安全的网络新篇章。让网络成为传播真善美、促进交流与理解的桥梁,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文明、和谐、安全的网络世界。